迷迷糊糊的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小说网www.xmzsf.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卡在这里了,这里应该怎么写哪?头疼了一天也没想好如何入手,就简单的描述下吧。

对于这个村子高鸿升还真没什么印象,跟那个时代很多的村庄一样。

村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岗上面的,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黄河频频决口,老百姓没办法只好将村子不断的垫高加固,结果就是村子都是在高台之上。

更是因为盗匪的关系,四周都围上了三米多高的土围子,将整个村庄都包裹在土围子里面。

这些土围子在高鸿升眼睛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被人堵住之后把自己困死在了里面,可老百姓们还真的靠这些土围子抵抗盗匪。

土坯房,草帽顶,篱笆院,门口的大槐树,村中央的老井,麻木的人们,破衣烂衫的农户,光着屁股流着鼻涕的娃娃,这就是这个村子给高鸿升的印象。

一百多户人家,靠租种高鸿升他们地活着的竟然有四十多户,剩下还有二十多户是自己有点地但不够,又租种了点他们的耕地来补充不足的。

其他的农户跟高鸿升他们就没什么关联了,大部分都是有自己一点地,还有租种另外几个地主的土地。

高鸿升他们算着这里最大的地主了,其他的都是百亩左右就顶天了,连里正和地保家里也不过才几十亩。

但他们两家家里人口众多,单单依靠自己的那几十亩薄田,竟然也就是混个温饱。没办法竟然也要租种高鸿升他们的耕地来添补耕地不足的缺口。

不然他们也不会一听说要收回耕地就半夜来添乱了,真要是收走了耕地,他们也面临吃不饱饭的问题。

这个当地主并不是那么好当的,等地保跟里正和高鸿升谈完,高鸿升才明白地主也不好玩。

这个大清朝吧,对下面的管理采取的是摊丁入亩的制度,也就是按照土地收税。

本来这个税收是按照明朝的一条鞭法搞出来的,应该来说很不错的税收制度。

可是到了大清国人家直接就把经给念歪了,人家开始加费了,开始的时候加的是火耗费用,接着就是乱七八糟的各种费用就都摊进来了,最后等到高鸿升穿越过来的年代,整个老百姓的赋税简直用多如牛毛来形容,而且这些附加的税赋都不是中央政府添加的,而是地方上随意起个名目就可以加征的,所以就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来历。

地方上可以任意增加税收的种类了和数量,那不就是把老虎放出了笼子一样,吃人的事情就显而易见了。

而清政府的中央政权还最缺德,他不明面上给老百姓加税,他跟地方政府直接要“献金”也就是“孝敬”。

这样的结果就是地方政府替中央背骂名,他维持他光明正大的形象欺骗广大的老百姓。

而地方上也正好借着机会增加赋税来中饱私囊,可以说是配合的相当默契。

开始的时候还真的不错,大清国时不时的宰几个贪官污吏,这样就化解了地方上的矛盾。

可是到了晚清的时候,他这套不灵了,地方上的赋税已经高的没边了,光是宰几个贪官污吏已经不起作用了,结果就出了太平天国以及很多的农民起义。

那么晚清的时候都有什么税种那?可以这么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想不到的。

现在就该高鸿升给满清政府交税了,嗯!没错,谁叫他成地主了。

不过他有个身份,那就是护路团练史,也算是一个小小小的官了,倒也是沾了不少的便宜,有很多的杂费就都不用交了。

当然了,还有一种人也不交那些乱七八糟的杂税,这种人就是教民,好在高鸿升他们所在的这个村子还没教民,否则更加麻烦。

本来高鸿升还想把给自己交的地租给大家减一减,可是跟里正和地保一唠,这是不可以的。

你要是减了地租那么就是跟整个的地主阶级做对,你可以赏赐给租你地的农户多少粮食,但地租一分都不能少,因为这是整个阶级的事情,不是你一个地主的事情,谁也不能乱了规矩的,不然就吸引仇恨了,起码有人给你使个坏什么的。

至于那些租自己田地的农户们,高鸿升也见了见,实在是说不出什么。

就是一个子太穷,马上就要麦收了,竟然有十几家已经没粮食了,现在靠借贷活着,只等着新粮下来在还贷。

更为可气的就是农业知识匮乏,竟然不知道种植经济作物,整个大地就是那么几样,竟然没有种山东特产大花生,棉花。

农田的水利设施基本没有,全靠着一条小溪流下来的水浇灌田地,更是因为水源的问题跟上游的村子打了好几次了,但因为这个村人丁单薄没打赢过。

整个村子高鸿升大概了解了一下,发现竟然连富裕的中产户现在竟然也是在吃糠咽菜,连个大米白面都吃不起。

同时贫困的农户连基本的农具都不足,借贷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活命,也就更不可能往土地里投入肥料什么的了。

整体来看就是农业严重的投入不足,简单点说就是没人往农业里面投钱,大部分都跟高鸿升这样把地租出去,收租子完事,土地都集中在了他这样大商家,大官僚的手里。

可你认为高鸿升这样的大商家,大官僚们会往地里面投入吗?

随便搞点都比地里面的收入高很多吧,农业投入产出多慢啊!对不对,效益还不明显,是不是,再说了,还有洪水危险着,谁吃多了投入那么多啊!

同时最要命的就是当时耕牛的保护欠妥,竟然屡屡发生盗牛的案件,整个这么大的一个村子,耕牛竟然没有多少头,全靠人力来耕种。

这个古代没有耕牛帮着耕地那是很吓人的事情,毕竟你人没有耕牛的力量大啊!没耕牛帮着耕地你怎么玩啊!这时代可是没有手扶拖拉机帮忙,玛德耕牛竟然缺的要命这不是扯吗?

看着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户们那一张张满是皱着的老脸,高鸿升怎么感觉自己掉坑里去了。

这些农户怎么办?发点粮食布匹?然后让他们自生自灭?

还是帮他们一把,发点农具,打几口井,组织他们种点经济作物,发点良种什么的,帮他们奔小康?

可是自己就是过来发点小财,难道还真的当善人吗?

可是看到了也不能不管吧,算了吧,全当自己做好事吧。

从新跟各家农户把合同从新签署里一遍,更是将时间尽量的延长,然后又许诺帮助他们打几眼井解决耕地浇水的问题,还有就是到时候送点粮食和农具过来。

反正高鸿升那东西本来就多,送点人给这里的农户也算是投资了。

崔头丧气的回到济南府西城的库房里,打发人给那边送去点粮食和农具。

就这样高鸿升想用土地栓住小土匪的目的彻底破灭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农夫导航首页

农夫导航首页

断刃天涯
  时空旅行者的明末生涯,故事从天启七年末开始。
历史 全本 149万字
皇上撞着太子妃的深处笔趣

皇上撞着太子妃的深处笔趣

斗赤
************************************ 他被传到公元575年, 北朝有魏国、周国, 南朝有陈国、齐国, 却没有发现有杨忠,也没有李虎, 如此,杨坚和李渊也就不可能有了, 那么,还能有隋唐吗? 历史变了,到底是谁造成的? 真的是来自另一平行世界的那个人吗? 他该何去何去? *************************************** 欢迎关注《异
历史 连载 18万字
德云斗笑社第二期

德云斗笑社第二期

样样稀松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 穿越者朱永兴来到了风云飘摇的南明末世,在史书上所说清廷席卷天下大势已定的情形下,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数百年的阻隔,深邃而沉痛。他看到的是禁海迁界、闭关锁国、焚书篡史、禁闭思想、愚昧落后、暴虐残忍…… 他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是逆流万里,千难万难,他也要去无悔奋斗。既是为反抗暴政、延续华夏,也是为免百多年后国人不忍卒读的屈辱史,为免日后众狼
历史 连载 14万字
禽兽不如的穿越女

禽兽不如的穿越女

从零开始099
一天吃一顿饭的是天使, 一天吃两顿饭的是凡人, 一天吃三顿的,是禽兽。 ——中世纪欧洲谚语 金手指+ 变速齿轮+ 架空+ 爽文+
历史 连载 54万字
超级预言大师

超级预言大师

XX神
我拥有了一对看破未来的双眼!做到言出法随,才只是刚刚开始。我看谁不顺眼,谁就会倒霉!无论在任何地方,也只有我,才能是焦点!————新书首发,求各种支持!
历史 连载 144万字
九个半星期在线看

九个半星期在线看

浇火
  知识点记下来,太傅向父皇告状,这个仇记在小本上。航海路线图记下来,新作物分布图记下来。刘瑾忘了提醒本宫今天给百姓义诊记下来……  朱厚照挠头,“今天谁会成为写在小本上的幸运儿呢?”
历史 连载 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