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扑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小说网www.xmzsf.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彬回到垂拱殿内时发现右相张琦和参知政事赵随乾带着临安大小衙门的主官全部赶来,他立即把万言书交给了李宦。

看着李宦把万言书呈到朱崇礼手中。汤浩突然有了一股发自内心的无力感。他一心一意维持恩师李林忠造就的兴国议和。

可是朝局似乎正在朝自己最不愿看到的局面发展,上万人聚在皇城外,竟是为了罢免自己。

在汤浩看来,李越之案不过是一个借口。而皇上没有果断的将闹事人群驱散,所以他才更加的失望。

朱崇礼草草看了一遍万言书,沉着脸说道:“诸卿,此事当如何处置?”

虽然心里很反感学子和百姓这种极端的行为,这是对朝廷权威的公然挑战,但是朱崇礼也能明白,这种事情处置不当,史笔无情。

如果后世史书上,记下他血腥镇压请愿学生和群众,身后岂不是骂名滚滚来,那实在可畏。

汤浩叩首说道:“陛下,臣为相无能,致有此变,虽自问本心无愧于天地神明,然而却终不能见容于世俗。因为臣的无能,把陛下陷入今天这样的困境,臣实在有负陛下厚望,臣自问也没有能力再处相位之上,请陛下允许为臣告老还乡,了此残生。”说到最后不禁老泪纵横。

身形如竹竿的赵随乾说道:“汤相自是有失职之处,但当务之急,是把闹事的人群赶走,这样实在太不成体统。”

右相张琦和汤浩本就政见不合,一个主战一个主和,但这时候看到汤浩这样的状况,却也不愿落井下石,淡淡说道:“赵大人说得不错。”

众人在商议了好一会,大家对汤浩请辞都不置可否,表明了一种微妙的态度。既不想落井下石,却也不愿意挽留。

朱崇礼很是气愤,他对汤浩主和也是十分不满,可不想汤浩现在辞职。皇帝很明白这时候准了汤浩的辞呈,无疑是要背上清洗前朝元老的恶名。

何况太上皇虽然已经禅位于他,可也随时关注着朝局的动态。他更希望有臣子出来挽留汤浩,他就顺水推舟允许,这样上上下下更加好看。

文彬似乎看穿了皇帝的心思,突然说道:“此事万万不可!”

这一下,汤浩、张琦、赵随乾都吃惊的望着文彬,他们都没有想到文彬会这么鲜明的反对汤浩辞职。

朱崇礼终于松了一口气,说道:“此事朕亦以为不可。”

文彬心道:“汤浩现在辞职,谁来主政?张琦虽然主战,却是个好大喜功的主,当年朝廷在关中集结四十万大军由他指挥,结果被幽国十万人打的一溃千里。赵随乾是个八面玲珑的家伙,这种人做做和事老还行,但难堪大任。更何况自打兴国十一年议和达成后,大梁就被李林忠和他的党羽折腾的人才凋零,元气大伤。圣上虽有恢复之志,眼下还是以积谷练兵,增强国力为重,为了麻痹幽人,汤浩最好还是继续待在那个位置上好。”

这番话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文彬嘴里说的却是:“臣以学子和百姓叩阙于丽正门外,是非未断,而朝廷罢宰相,此事必为天下所笑。况且他们也并非针对汤相公而来。臣虽然不能完全赞同汤相公的政见,但是也不敢以私心而坏国事,宰相有罪,也应当由朝廷罢免。今日之事,激起大乱是大理寺寺丞何寿,与汤相公有什么关系?”

这番话说得朱崇礼点头称是。

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汤浩也要表明辞职的态度,如果这时候还在相位上安之若素,那么自己的政治威信可真要荡然无存。

汤浩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臣无颜面对皇上,去意已决,还望圣上成全。”

文彬正色说道:“相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你辞职之事。此事可日后再议,皇上自有主张。老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学子和百姓劝散。”

殿内众臣皆齐声附议。

朱崇礼应问道:“依武安郡王之意,当何处置?”

文彬沉吟说道:“臣以为就一个字,拖。”

张琦问道:“怎么拖?上万人聚集于御街不散,如何拖法?”

文彬道:“学生请愿,原是为李越之案。陛下可以下诏告诉他们,暂免何寿,另择贤能官吏主审此案,必还李越一个公道。若果违国法,则虽万人叩阙,亦不能赦免;若真是冤狱,皇上圣明,亦不会冤枉忠良。他们既是为此狱而来,则皇上已经罢免主审官,重新择人审案,也当无话可说。”

赵随乾点头赞成:“这个办法甚好,一来保存国家体面,二来显示陛下公允之心,三来让百姓们也无话可说。”

汤浩似乎忘了自己刚才还坚决的辞官,也道:“若是因为聚众叩阙,便尽从其议,臣是绝不敢苟同的,以后若都学了这个样,朝廷就毫无威信可言。这个方法不错,臣也赞成。但是煽动众人来叩阙的主谋,事过之后,亦当惩戒,否则的话也太不成体统了。臣觉得那个欧阳东极有可能是幕后主谋。”

张琦笑道:“汤相何必跟一个小小的太学生过不去?他又能翻起多大风浪?你就不怕再来一次万人叩阙?”张琦就差说李越案就是你说要严查的,才惹出这么大乱子。

文彬立在一旁笑而不语。

朱崇礼却也有自己的考虑,想了想说道:“诸卿说得不错,只是什么幕后主谋,那是子虚乌有之事,这件事就不必追究了,否则人心不稳,不知道牵连多少人。”

朱崇礼爱读史书,知道“构陷”二字,最是容易写,这种事情的主谋,如何追究?根本无从查起。何况如果真的有,牵连的必是朝廷重臣,更加不得了。还不如示天下以宽仁。

诏谕请愿人群的诏书写得滴水不漏,一面严厉责怪他们行事冲动,行事非礼逾制;一面亦安抚众人,说他们其心可嘉,皇上能够理解;对于众人的要求,则是指出朝廷自有法度,皇帝应当依着礼法律令行事,处事应当示天下以公,因此李越之案,要审明后方能处置。

但也请大家放心,朝廷必有一个公正的结果,何寿处置失当,朝廷当另委官员审理;而对学生们要求罢免汤浩,万古艾与何寿的质问,认为这件事情应当由朝廷来决定。

“……(李越)彼若有罪,虽万人叩阙,朕不能赦其罪;彼若无罪,朕亦不能治其罪。朕为天子,当示天下以公……”赵随乾一边朗声念着这道诏书,一边看着这些人的反应。

果然有人开始动摇,虽然有几个人似乎还想争取一点明确的许诺,不过诏书读完后,绝大部分人都感动于有这样一个体恤下情的皇帝,基本就都开始高呼“吾皇万岁”了。

欧阳东与萧宁儿对望一眼,才发现其他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对这个成果都表示满意而高呼“万岁”。无可奈何之下,他两也只能表示接受,欧阳东还写了一道谢表和请罪的表章,交给赵随乾。

结果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学生和百姓提出了一堆要求,朝廷给出的实际让步只是撤换何寿。

虽然殴阳东和萧宁儿不满意这个结果,但是面对高举大义旗帜的朝廷,他们也只能屈服。毕竟底层人的请愿,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正义性,是绝对无法成功的。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魅力u影

魅力u影

吾谁与归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历史 连载 0万字
六零年代名义婚姻

六零年代名义婚姻

豆子惹的祸
真正枭雄,任性且善谋;凶狠却多情。江山、美人,活色生枭。
历史 连载 86万字
我的三国我当家内

我的三国我当家内

绿野布熙阳
一个刚从四川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刘墉不经意间穿越到汉末,他相貌平平,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盖世武功,更没有特异功能,但他有着知人、识人的“慧眼”。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独特见识,逐渐脱颖而出,声名鹊起。面对刘备、曹操、孙权的青睐,他将如何选择;而对貂蝉、大小乔、蔡文姬等一众美女,他又将如何取舍?请您关注本书,试看一个小人物如何玩转三国,实现自己的梦想。
历史 连载 5万字
洗冤录2国语

洗冤录2国语

石慌
战国时代是文化思想碰撞的大时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战国七雄,大争之世。 那时,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才打完,七雄格局初定,张仪刚刚名动天下,秦国刚刚雄起,到处惹事的魏国不再是中原霸主,合纵连横才刚刚开始拉开帷幕…… 卫峥重生战国时代,历史的巨轮由此改变,一统天下的再也不是秦国…… 众星拱月去,群星闪耀来,一去不复返,九合始其一。 立中央之国,号天朝上国,无四海不服,如烈日当空。 卫峥:“这诸国的天
历史 连载 8万字
家有刁夫

家有刁夫

周玉
当北极遭遇赤道是什么情况? 当火星撞上地球是什么状况? 当终极杀手遇上野蛮夫君是什么状态? 是以暴制暴?是相看两相厌? 还是冰雪覆没烈火?炙热散尽严寒? 一个屋檐下怎能容纳两个王者? 王不见王,要想对方臣服 那么也许回炉在造后,懂的个中滋味在说。 此文纯属虚构 完结文 家有刁妻家有刁夫的系列文 回到唐朝当混混 盗情 新文 火爆妖夫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玉颈粗大初试云雨

玉颈粗大初试云雨

羽林郎
一照宁安三千华灯与楼台。 二照塞外春水桃花不曾开。 三照金戈玄甲未改,青史里长埋,尽化尘埃飘零重云外。
历史 连载 23万字